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,市工信局党组在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的领导下,履职尽责,担当落实,强化顶层设计,明确任务分工,制定下发了物资保障工作方案、工信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、物资采购发放工作流程、物资规范申请发放规定等文件,组织精干力量,各司其职,推进落实,物资保障工作有序推进。
一、主要做法及成效
(一)多方协同,拓宽物资来源渠道。面对防控物质紧缺的现实困境,克服业务生疏等不利局面,想尽一切办法,调动一切资源,开辟一切渠道,采取主动出击“采”、依托医院“买”、委托三方“购”、协调省厅“拨”、争取外援“捐”、自力更生“产”等举措,千方百计扩大当前紧缺防护物资来源渠道,最大限度地保障全市疫情防控需求。截至2月18日,累计到位各类口罩286.4万个(其中,N95口罩6476个),防护服5696件,护目镜2636个,防护眼镜988个,各类防护手套10.12万副,防护帽1812个,防护靴套860双,一次性手术衣982件,隔离面屏997个,手术帽3.15万个,隔离衣6572件,洗手衣296件,测温枪300把,酒精40.1吨,病毒采血管3360个,消毒液65吨,皮肤和手消消毒液395瓶,湿巾262箱,漱口水10箱,光波炉20台,棉大衣599件,棉被、棉褥600床,帐篷300顶,医用无纺布305箱,全面型呼吸面具8个、过滤芯100包,空气净化消毒机28台,各类药品5942件,佐丹力159素食全餐32箱,乳制品180箱,酸奶1433件,加油卡60张,热水壶172个。
(二)建章立制,科学调配有限物资。坚持全市一盘棋,按照“急用先保”原则,对市传染病医院和市中心医院等定点收治医院给予全力支持和保障,对市急救中心、火车站各交通卡点等重点单位给予应保尽保,对下沉社区人员在保障一线防护人员需求的基础上给予最大支持,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物资采购发放工作流程,做到科学管理、精准使用。截至2月18日,累计发放各类口罩100.6万个(其中,N95口罩6290个),防护服5303件,护目镜2565个,防护眼镜312个,各类防护手套5.39万副,防护帽930个,防护靴套837双,一次性手术衣1006件,隔离面屏997个,手术帽1.8万个,隔离衣6532件,洗手衣246件,测温枪300把,酒精6.9吨,病毒采血管3360个,消毒液15.42吨,皮肤和手消消毒液394瓶,湿巾153箱,棉大衣599件,棉被、棉褥100床,帐篷292顶,全面型呼吸面具3个、过滤芯130包,空气净化消毒机26台,各类药品4890件,乳制品180箱,酸奶1433件,加油卡60张,热水壶172个。
(三)实时监测,精准把控物资存量。动态监测防控物资入库量、发放量等基本情况,实时记录物资来源、产品参数、数量、单价及入库时间等各类数据,切实掌握防护服、医用口罩、消杀用等物资库存动态。截至2月18日,库存有:各类口罩185.8万个(其中,N95口罩186个),防护服393件,护目镜71个,防护眼镜676个,各类防护手套4.73万副,防护帽882个,防护靴套23双,一次性手术衣-24件,手术帽1.35万个,隔离衣40件,洗手衣50件,酒精33.2吨,消毒液49.58吨,皮肤和手消消毒液1瓶,湿巾109箱,漱口水10箱,光波炉20台,棉被、棉褥500床,帐篷8顶,医用无纺布305箱,全面型呼吸面具5个、过滤芯-30包,空气净化消毒机2台,各类药品1052件,佐丹力159素食全餐32箱。目前,订购的1000个隔离面屏、5000套防护服将陆续到货。所采购调配的物资,可以满足2月底前需求。
(四)深挖潜能,推动防护用品企业满负荷生产。把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作为保障物资生产的关键点,协调卫健、安监、环保等部门开辟绿色通道,边生产边审批,快速办理卫生许可等手续,确保产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使用,全力满足全市防护用品市场需求。协调环保、安监等部门到诚实化工现场指导完善手续,落实安全生产措施,启动生产次氯酸钠,并新上一条生产线,日产能达到150吨,已累计生产次氯酸钠880.58吨,满足了84消毒液原料供应。协调省卫健部门现场办公,为四平纳爱斯办理84消毒液临时生产许可证,组织立白改造生产线生产消毒液,两户企业已累计向市场投放消毒液817.53吨,除菌产品2797.1吨,保障了市场供应。组织华力服饰、会源服装厂在做好联防联控、确保生产人员安全的前提下,做好满负荷生产和产品质量两项工作。截至2月18日,华力服饰已累计生产隔离服1324套、防护帽2532顶、防护鞋套1160副,鑫会源服装厂累计生产防护服3530套,有效解决了防护服、隔离衣的保障问题。请示省工信厅,帮助新天龙解决2列火车的用煤短缺问题。
(五)科学管放,陆续推进工业企业开复工。坚持有序放开管控,在从严从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,主动靠前服务,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,推动企业平稳有序开复工,同心合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。协助办理备案审批要件。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企业开复工的部署要求,从2月9日至今,已为昊融银业、康达农机、线路器材厂等39户企业办理复工备案要件。保障运输车辆通行顺畅。相继为艾斯克、南光塑包等企业办理车辆通行证,确保生产物资运输及时有效。正在为线路器材厂、四平热电厂等企业办理员工工作证,协调交通部门对有需求企业提供班车服务,有效解决员工出行问题。保障口罩等防护物资供应。加大口罩等防护物资向企业的倾斜力度和市场的投放力度,累计向社会投放75万个口罩,帮助76户企业协调购买口罩15.5万个,保障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实现安全生产。有效解决用工短缺难题。下发《致全市外出求职产业工人朋友们的一封倡议信》,梳理汇总一大批优质就业岗位,利用四平电视台、四平日报等媒体渠道,及时发布招聘相关资讯和招聘岗位信息。截至2月18日,我市172户规上企业中,开复工企业88户,复工率51.2%;规上企业复工人数1.4万人,复产率50.6%。50户重点企业中,已有34户企业开复工,开复工率为68%。
二、存在问题
一是紧缺产品采购难的问题。N95口罩,3M4565、杜邦800防护服、测温枪等紧缺产品,买不到。经了解,部分中间商贩手里存有N95口罩,能发货的价格50元左右,发货时间不确定的价格30元左右,并且都没有发票。
二是前期采购货物没有发票的问题。疫情防控前期,时间紧、任务重,物资极其紧缺,保障组通过各种渠道采购的个别物资,如kF94口罩没有发票,入不了账。
三是采购物资掉库问题。各种物资集中采购,急进急采,批量进入,特别是大批量采购的口罩等,掉库现象比较多。
三、下步措施
一是加大物资采购力度。鉴于全市疫情防控形势需要,继续加强与省工信厅、卫生防疫部门联系与协同,动员各方力量,密切跟踪联系国内外医用防控物资厂商,千方百计调拨订购各种医用物资,坚决做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。
二是有序推动企业开复工。严格执行国家及省市有关企业开复工文件要求,以疫情防控和安全为前提,明确复工企业范围,签订疫情防控责任书,实施企业复工备案,确定疫情防控责任人,会同市卫健、工商等部门,扎实做好企业复工的疫情防控等工作,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。